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
The History of Democratic Movements in Postwar Taiwan 
開課學期
112-1 
授課對象
學程  臺灣研究學程  
授課教師
陳翠蓮 
課號
Hist1595 
課程識別碼
103 5229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博雅201 
備註
兼「臺灣研究學分學程」藝術與人文領域。
總人數上限:10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以戰後民主體制建立過程為焦點,說明台灣威權統治型態、各時期民主運動奮鬥歷程、台灣民主轉型特性與成果、如何處理威權遺緒,以及台灣民主體制當前挑戰與出路。

本課程分為六個主題,每單元約以二至三週進行:
(一) 戰後初期台灣的政治衝突
(二) 白色恐怖與台灣社會
(三) 黨國威權體制的特性
(四) 早期民主運動及目標
(五) 台灣的民主轉型
(六) 民主防衛、轉型正義與台灣


六、 授課方式:
(一) 教師講授
(二) 指定閱讀與心得報告
(三) 團體討論
(四) 影片觀賞
(五) 專家演講 

課程目標
課程目標:
(一) 提供學生對戰後台灣威權體制特性與民主運動發展過程之整體概念。
(二) 增進學生對戰後人們所面對處境、挑戰與抉擇之理解。
(三) 反省過去與現在的關連、思考黨國威權遺緒,促進對當代政治之認識。
(四) 培養具有歷史意識的活躍公民,期許學生關心公共事務,思考深化民主的途徑,並護衛台灣民主體制。 
課程要求
(一) 每週閱讀指定教材,並撰寫500-1000字摘要與心得。
(二) 積極參與各週的分組討論。
(三)分組撰寫期中報告。

計分標準:
(一) 平時成績30%(每週出席情況、閱讀心得、分組討論參與等)
1、討論課由助教製作出席紀錄。
2、每週指定閱讀撰寫摘要與心得。
3、討論課參與情形。
4、教師可能在課堂上抽點名若干次。

(二)期中報告35%(戰後政治事件或人物書寫、當代公共議題或公民運動擇一)
1、以戰後台灣所發生之政治事件或人物書寫為主題,蒐集資料、撰寫報告。
例如二二八事件、鹿窟事件、光明報事件、四六事件、四二四刺蔣案、台灣 人民自救宣言事件、高雄美麗島事件、江南案、鄭南榕事件等。
應包括研究動機、正文、分析與評價、參考資料四個部分。
2、當前公共議題或公民運動之觀察與分析。
包括該議題或運動之背景、議題發展或運動目標策略、與台灣民主發展之關係、參考資料等四個部分。
3、三人為一組,合作撰寫期中報告。
4、字數約10000-15000字左右。
5、期中報告嚴禁抄襲,若發現為抄襲,以0分計算。

(三)期末考35%:
1、申論題3-4題。
2、開書考。
3、著重對整體課程內容之掌握,思考與統整,並以全班情形調整分數。

(四)鼓勵同學主動學習,可視情形加分。
1、可就延伸閱讀書籍資料撰寫讀書心得報告。
2、可針對期中報告再行修訂、補充。
3、可參觀民主運動相關展覽、營隊,撰寫心得報告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延伸閱讀:
(一) 李筱峰,《解讀二二八》,台北:玉山社,1998。
(二) 陳翠蓮,《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—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》,台北:時報,1995。
(三) 魏廷朝,《台灣人權報告書》,台北:文英堂,1997。
(四) 楊威理,《雙鄉記》,台北:人間,1995。(2009年重刊)
(五) 薛化元,《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》,台北:稻鄉,1996。
(六) 季季,《行走的樹—向傷痕告別》,台北:印刻,2006。
(七) 胡慧玲、林世煜訪問,《白色封印:人權奮鬥證言》,台北: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,2003。
(八) 柏楊口述,《柏楊回憶錄》,台北:遠流,1996。
(九) 唐培禮,《撲火飛蛾》,台北:允晨,2011。
(十) 彭明敏,《自由的滋味》,台北:前衛出版社,1988。
(十一) 張炎憲等,《台灣自救宣言:謝聰敏先生訪談錄》,台北:國史館,2010。
(十二) 彭明敏,《逃亡》,台北:玉山社,2011。
(十三) 龔宜君,《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—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(1950-1969)》,台北:
稻鄉,1998。
(十四)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,《沒有黨名的黨:美麗島政團的發展》,台北:時報,1999。
(十五) 新台灣基金會口述史小組編,《暴力與詩歌: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》,台北:時報文化,
1999。
(十六) 張炎憲等,《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》,台北:吳三連基金會,2009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